2019年5月8日,浙江工商大学客座教授李国栋老师来到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为日语系的师生们作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题目为“中国苗族的尝新节和日本的新尝祭”。李国栋教授的讲座带领我们领略了稻作文化背景下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历史。生活在中国贵州东南部的苗族人的尝新节是“卯日尝新”,苗族是种植水稻的民族,苗语的“nongmo”指的是在卯日吃新的稻物。而侗族语“ji ou me”指的是吃新米。苗族人种植的是古老稻米品种,收割时使用古老样式的“摘刀”。与此相对,日本人的“新尝祭”一词最早见于出《日本书纪》一书。公元701年,日本奈良朝代的《大宝律令》中第一次有正式的明文规定;1873年明治政府改农历为西洋历记年,正式规定每年和11月23日为日本的尝新节,巧的是这一天也正好为卯日,从此再未变过。总之,中国苗族文化对日本的“尝新节”影响深远,可以说古代东渡的苗族人把稻耕文化带去了日本。
       李教授为我们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与发现,他找到的证据之一就是日本的“菜畑遗址”。日本考古学家发现了四块稻田,并出土了大量3000年前的农具。其中,日本发现的石器六种二十七类中,有六种二十五类出自于此地。据推测,日本的稻米是由从中国长江中下游传来的,从稻作民族对“稻”的发音来看,苗族人的发音和古日本和朝鲜族的发音相同。这一点可以从侧面证明,日本的稻族文化是从长江中下游传来,但传播的路径可能有所不同。其次,日本出土的“奴国金印”,金印上面刻着“汉委奴国王”,“奴”在上古时代的发音为na。 苗族语把稻称为“na”,所以可以推测“奴”为稻的意思。“奴”字实际上是使用了日语的发音,但是却借用了汉字的表记与蔑视语义,这体现了中华帝国的翻译策略。我们现在可以按日语的解释再把古文献中的内容翻译回去。这可以证明日本古代学习过中国文化,“菜佃遗址”实际上是稻田遗址,“奴国”其实是指“稻国”。
       李教授提出的证据之二是伊势神宫的播种礼仪。公元804年的皇太神宫仪式帐这一公文中记录了“三月撒稻谷,登山祭祀神,祭祀树木,请神,边撒稻谷边唱歌跳舞”这一仪式的整个过程。场面类似于稻荷神社的祭祀做法,每年的插秧节这一天,有很多日本女孩跳舞,同时有很多人插秧。因为这一公文保存状况较好,可信度比较高,可以作为佐证。
       证据之三是枫香树信仰和汤津香木。汤津香木这一说法来自古事记,据学者考证,汤津香木即是枫香树。苗族相关传说中提到,建造定居村落之前要在村口插上香木(树枝),如果能够成活,就在此地定居生活,如果不行就另寻别处。李教授发现其中一部分枫香树就种在村口水井的上方,这与日本古事记中的记载一模一样。《山海经》中有记载,将蚩尤与枫香树联系在一起,李老师由此推测蚩尤的子孙将枫香树信仰带到了日本。
       证据四是汤津爪栉,这种梳子如今在贵州被发现,梳子上齿轮如鸟的翅膀的形状,这种形状也在苗族的装饰和标记上存在,有牛角、太阳、鸟等多种含义。
       综上所述,李教授得出结论,中国和日本的稻作文化内涵和信仰都非常相似,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稻作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对日本产生的重大影响。此次讲座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增强了大家学习日本文化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