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申报交流会于 2020年4月28日晚7时在线举办,由孟祥春副院长主讲,四十余名本院和部分兄弟院校的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由王军副院长主持。他首先介绍了交流会的背景和举办初衷,并简要介绍了孟祥春副院长在学术外译方面取得的成果。交流核心内容分为上下两部分,第一部分为申报公告的详解;第二部分为申流程与要点的说明。
       主讲人首先从申报公告的解读入手,介绍了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缘起和意义,从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征途中的“失语”,到中外学术对话的迫切需求,学术外译是值得外语领域学者呕心耕耘的一片广阔天地。鼓舞士气之外,主讲人细致解读了申报公告中涉及的实际问题,包括资助范围、申请形式、项目类别与资助额度、申报要求和申报程序,对每个问题中的潜在疑点做了梳理和分析。如申请项目类别上,主讲人以自身经验为例,建议在当前政策条件下可直接冲击重点项目;在申请要求方面,对申请人学历资质有一定要求外,还需具有外译语种国家的浸入式外语学习经历。主讲人特别提到项目文件中的一个积极变化,是实行出版责任单位和项目主持人联合申报制,明确分工后,项目主持人可从联系外方合作出版机构等繁琐操作中解脱出来,专注著作的翻译和推介。
       申报公告中的细节解读后,主讲人着重介绍了申报材料准备和要点。前期准备包括关注并推动熟悉的知名学者的著作通过出版社或学校等渠道列入选题目录,在著作的选择方面,推荐关注彰显本土性、具有学术和文化影响力的精品和名作,兼考虑文本的创新性和通融传播的潜力。主讲人建议从自身阅读研究兴趣出发,把握学术出版前沿,提高跨学科交流意识,加强与社科人文领域专家学者的切磋沟通,收获学术灵感和合作机会。在决定申报成败的关键环节——英译样章的准备上,主讲人分享了成功立项的几个作品书名的英译策略,介绍了对原文疏漏、问题引文、参考文献等的处理办法,并强调了术语查证的重要性。确保高质量译文之外,还应在排版、印刷等细节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样章的可读性。随后,主讲人详细分析了申报书的填写要点和申报流程中的注意事项,包括合同中的授权、著作专业性与个人背景的匹配、版权归属、时间节点等问题。
       分享内容结束后,参会老师就非英语语种外译立项比例、本年度申报时间是否会受疫情影响等一些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交流。会议持续一个半小时,与会者纷纷感谢分享,感慨收获良多。
       最后,朱新福院长代表外国语学院感谢与会老师的积极参与,鼓励大家充分调动个人和团队的积极性,关注政策动态,提高申报水平,推动外国语学院科研工作的持续发展。希望通过经验分享的方式让更多有相关兴趣和专长的老师积极参与到项目申报中来,充分发挥外语专业背景,助力中国学术“走出去”大业,为开拓中国学术的国际疆界做出外语学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