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研究基地首期学术沙龙于202216日在崇远楼210会议室举行。沙龙得到了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朱新福院长、王军副院长、孟祥春副院长、陆洵副院长均出席了本次沙龙,共有来自英文系、翻译系、俄语系、朝鲜语系、西班牙语系等近二十位基地核心成员参加本次沙龙,另有翻译研究相关方向二十余名硕博士生旁听。


基地主任陈大亮教授致欢迎辞,介绍了学术沙龙的举办意旨和活动内容安排。主旨发言部分由段慧敏教授主持,共邀请四位领域内专家做报告发言。首先,王军教授以“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为题,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引发的争议出发,以翔实的语料、缜密地思考、严密地论辩,证明时间性顺序在汉语中的很多表现,并通过英汉对比语料,分析语言对比研究对于翻译的指导意义。朱建刚教授以“略谈卡特科夫及其《俄国导报》(1856-1906)(思路、现状及进展)”为题,从研究问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总体框架、研究现状、研究进展等多方面展示了该研究项目的顶层设计,对于跨学科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孟祥春教授的发言题为“中国文化外译:言说什么,如何言说?”,从中学西传及西方的中国形象演变入题,结合自身的研究和思考,提出“思、史、实、群、治、文、艺、言、情、趣”为核心的言说内容,并提出策略性言说、平衡与合作、增强自信等言说方式,对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有很大启发。陆洵教授分享了自己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的经验,梳理了历年的申报情况,解读了申报要点,从个人体会出发,鼓励基地成员发挥专业背景优势踊跃申报。

学术沙龙第二部分经验交流由杨志红副教授主持。张乃禹教授从小语种学术发表的现实困境出发,提出跨领域选题和投稿的必要性,以自身实践为例,提出融通文学、文化、语言、传播等多领域的跨界研究思路,为面临相似发表困境的非大类通用语种的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启发。陈宁阳老师以自己发表首篇译学研究论文为例,讲述了发表全过程的体验和感悟,鼓励科研新手努力学习、勇于尝试。

翻译系束慧娟副主任主持下一部分内容,陈大亮教授总结2021年基地工作,并对2022年工作进行规划展望。陈大亮教授从组建学术队伍、凝练研究方向、组织高层论坛、策划论文发表、创办基地网站、举办学术讲座与沙龙、创建《红楼梦》多译本语料库七大方面全面回顾总结了过去一年来基地的工作成绩。提出中国党政文献的翻译与传播研究、“大中华文库”翻译与传播研究、中华学术外译研究、译入与译出的对比研究、国际汉学研究、汪榕培翻译思想研究、吴文化的翻译与传播研究七大研究方向。同时,提出2022年几大目标任务,包括承办第五届全国汪榕培典籍英译学术研讨会、专题高层论坛、专题沙龙、学术讲座,筹划中国文化翻译与传播系列丛书、创办研究生学术论坛等。最后,朱新福院长对这次学术沙龙做了全面总结,高度肯定了其学术价值及引领作用,鼓励其他科研机构举办类似学术活动,推动整个学院的科研再上一层楼。


(新闻撰稿人:陈宁阳)